「雞生蛋,蛋生雞」問題,是產品經理最常碰到的問題之一,舉例來說:拍賣網站上若是沒有賣家,就不會有買家;而沒有買家,自然也不會有賣家(還真繞口)。再舉一個例子,台灣的硬體產業聚落也是這樣,因為有夠大的雞(廣達、鴻海…等),才養的出台灣競爭力超強的零組件公司。
 
「雞生蛋,蛋生雞」,這是個老問題,但是卻是個很重要的問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最傳統的解決方法就是從字面上來解決這個問題。你若是農夫經營著一家養雞場,「雞生蛋,蛋生雞」的問題其實很簡單,就是自己拿出一筆錢來,買一堆母雞和幾隻公雞,只要你不要買到不下蛋的雞或體弱多病的公雞,基本上就可宣告解決了,農夫接下來要煩惱問題就只剩下:「如何提供雞更好下蛋的環境?」。
 
把農夫的經驗引用到商場,最常見的就是搞「促銷」,舉凡「跳樓特價」、「抽液晶電視」、「送限量版T恤或公仔」,都是這個邏輯,花一筆錢買些雞回來,然後希望展開「雞開始生蛋,蛋又生了雞」的良性循環。
 
其實用促銷的方式,會有一些缺點,譬如說:「無法吸引到正確的人來使用,都是吸引道貪小便宜的人」、「吸引到品牌忠誠度低,容易因小小的利誘就轉換品牌的人」,其實缺點不勝枚舉。
 
好啦!那和產品高度相關的促銷活動,總是個解決辦法吧!「買液晶電視送機上盒」、「相簿網站辦美少女選拔活動」,這樣總是吸引到對的人吧。但是這又帶來新的問題,你的促銷有效,吸引競爭對手也開始模仿起一樣的促銷方式,抵銷你的促銷效果。君不見便利商店的公仔和磁鐵的贈品大戰,就是最好的相互抵消例子,甚至還搞到消費者也很煩(筆者就都覺得每次還要拿集點貼紙很麻煩)。所以說,再良好的促銷計畫都只能減少這些衝擊,而無法完全避免促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 
但,何不重新定義問題! (繼續看第二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mmustk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